作者: yopoyopo (熟女‧豬蹄膀。) 看板: AAAAAAAA
標題: [聯合] 相對論:馬世芳、張鐵志(全)
時間: Mon Jun 30 19:17:33 2008


http://0rz.tw/794oM

馬世芳 張鐵志 音樂書寫穿透社會


2008/06/30

【聯合報╱記者鄭朝陽 梁玉芳】

寫出「聲音與憤怒」一書的張鐵志(右)說,念建中時他以為如果台灣有搖滾樂知識的「
電視冠軍」比賽,他一定奪魁,直到在建中校刊上發現學長馬世芳對「披頭四」的分析,
才知自己程度是幼稚園。馬世芳笑得很開心。記者胡聖堤/攝影


搖滾樂一直有理想主義的傳統。在反叛的六○年代,許多人都深信,搖滾樂可以帶來一場
革命。現在,懷抱理想者總相信音樂能帶來改變人心的能量。
「搖滾樂從誕生之初就帶著叛逆的胎記。」著有「聲音與憤怒」的張鐵志說,從鮑伯狄倫
、約翰藍儂、到U2、電台司令等,都是享有商業成功,又能對時代提出嚴肅反思的歌手
;在台灣,從工運音樂團體「黑手拿卡西」以及為農村代言的「交工樂隊」或生祥的歌,
都在人心種下改變的因子。


每首歌 都有時代印記


知名樂評者馬世芳認為,每支歌都鑲嵌了那個時代的現實印記,從陳芬蘭「孤女的願望」
一路聽到林強「向前行」,能聽出不同時代離鄉遊子的心情,和台灣社會變遷的痕跡。


問:許多知名搖滾樂手介入或參與社會議題,美國六○年代的許多反戰歌手或現在致力消
除貧富差距的Bono。那麼,台灣有沒有成氣候的異議歌曲的傳統?


馬世芳(以下簡稱馬):像黨外時代經常借用「補破網」、「望春風」、「望你早歸」、
「黃昏的故鄉」等台語歌,到七○年代的胡德夫、楊祖珺、邱晨、邱垂貞,一面寫歌唱歌
,一面投入政治反對運動,或許可以勉強算是一個脈絡。八○年代末解嚴以來,也有一些
和社運結合的音樂路線,像「黑手那卡西」、早期的朱約信、還有美濃反水庫運動孕育出
來的「交工樂隊」,都是這樣的例子。


美麗島 抗議歌曲很少


羅大佑的某些歌曲也有批判意識,但「抗議歌手」這個標籤實在是小看了他,他自己更是
老早就拒絕了這頂帽子。
這樣說吧:如果「抗議歌曲」必須針對某些具體的現實議題、並且具備清楚的運動目標,
那麼,台灣這樣的歌始終不算多,影響力也比較有限。
但是,誰說歌曲一定要「抗議」才有現實意識?從許多流行的情歌,我們也可以聽出人際
關係的演變、城鄉差距的加深,台語歌裡浪子、風塵、江湖的主題,有太多這樣的線索。
從陳芬蘭「孤女的願望」一路聽到林強「向前行」,你也可以聽出不同時代離鄉遊子的心
情,和台灣社會變遷的痕跡。


羅大佑 不算抗議歌手


張鐵志(以下簡稱鐵):最早有抗議歌手味道的是楊祖珺。七十年代,她去工廠、去廣慈
博愛院演唱,但是後來遭到政治打壓。八十年代前半,挪用傳統台語歌曲、賦予新的政治
意涵。另外就是羅大佑,他有社會批判,但沒有觸碰社會矛盾的核心,也沒有結合當時的
社會運動,所以不能算是抗議歌手。隨著民主化開放,終於更多直接的政治批判歌聲,例
如黑名單工作室的「抓狂歌」,和當時是「學運歌手」的朱約信。


【2008/06/30 聯合報】

===
創作沒禁忌 母語被廉價消費

2008/06/30

【聯合報╱記者鄭朝陽 梁玉芳】


馬:戒嚴時代,母語、在地文化、異議者的聲音都被壓抑,解嚴之後全面釋放,自發的民
間文化是有過一陣子榮景。


拿台語搖滾、或者「新母語歌謠」來說,八十年代末開始,曾經有過一波風潮:從黑名單
工作室,到林強「向前行」、陳明章「下午的一齣戲」、波麗佳音的合輯「辦桌」、朱約
信和伍佰的早期作品、陳小霞「大腳姐仔」,還有作家路寒袖替潘麗麗寫的精緻典雅的台
語歌詞,這些東西,現在聽都還是很讓人佩服的。


但沒過幾年,許多「本土」符號很快被爛熟的商業體制和新的政治體制收編,快速地庸俗
化,變成了新的標籤。它們一旦變成廉價的文化商品,變成空洞的口號,所謂「本土」的
內涵,其實仍然是被掏空的。


鐵:九○初的新台語歌運動有豐富的社會意涵,也符合當時的本土化運動。另外,原住民
的、同志的、環境的、勞工、台灣意識的主題都在流行音樂中出現,但是整體來說,還是
很薄弱。


馬:我有一次訪問伍佰,他也提到解嚴以後過了幾年,被壓抑的情緒慢慢淡了,「母語」
變成廉價的消費符號,而真正在乎所謂「本土文化」內涵的人反而更少也更寂寞。一旦禁
忌消失,什麼都可以做了,大部分人也就沒有興趣、沒有熱情了。
比起從前,現在看似百無禁忌,卻不再有人可以憑著絕世武功橫掃世代。現在隨便誰都可
以自立為王,但各自的領土都只有豆腐乾那麼大。


鐵:在台灣的威權時代,左翼是徹底肅清的。所以台灣的反對文化很薄弱,解嚴後到九十
年代中,雖然政治壓迫退去,但是整個文化環境又迅速商業化。像現在,我們的公共領域
很少能承載深刻的公共議題討論,更不要說出現什麼豐富的左翼思考。
一個論述和價值貧乏的公民社會,又如何期待文藝創作者比一般公民更有批判性?所以,
音樂創作者沒有批判傳統,是反映了社會的更大現實。


馬:現在創作早就沒有什麼顧忌,你再怎麼驚世駭俗,也未必有人願意瞧你一眼。所以,
新世代創作者最重要的事,或許是如何把你的意見表達清楚,怎樣在形式和技術上達到一
定的標準,怎樣建立自己的美學高度,讓自己禁得起推敲和審視,大家才有可能願意信你
。如果選擇用藝術去推銷某些意識型態和主張,你必然還是得回到技術層面去自我要求,
古往今來,成功作品都少不了這環節。回頭去聽廿世紀早期的工運民謠、革命戰歌,都寫
得琅琅上口、旋律漂亮得不得了,才能傳唱下來。光靠態度與熱血,恐怕是成不了什麼大
事的。


【2008/06/30 聯合報】

===
http://0rz.tw/a04ks

唱片業哀號 巡演紅不讓

2008/06/30

【聯合報╱記者鄭朝陽 梁玉芳】

那個動盪年代…
羅大佑的某些歌曲,一向被認為最有批判意味,但他一直拒絕戴上「抗議歌手」這頂帽子


問:網路讓唱片工業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,馬世芳一直有樂觀的看法,張鐵志又怎麼看?


馬:唱片公司活不下去是因為買賣音樂的方式在改變,但音樂的需求量並沒有減少。音樂
市場的趨勢正在朝兩端移動:一端是與娛樂工業更貼近,藝人可以去賣洋芋片、主持節目
、拍偶像劇,靠藝人經紀賺錢。出唱片只是個藉口,唱片拿來當名片發,讓他有更多case
可以接。


另一種趨勢呢,是盡量回到音樂的本質:靠網路社群和現場走唱,慢慢累積聽眾的口碑,
密集演出,讓更多人認識我的歌,哪怕今天只多了一兩個樂迷也好酖酖這是現在台灣獨立
音樂創作者努力在做的事情。


這幾年下來,所有主流唱片公司都在哀號,說市場慘得不得了,老闆要去跳海了。但是,
我們的live house場景卻是史無前例地熱鬧,很多樂團一年巡迴下來,可以唱到五十、一
百場!已經晉身主流的蘇打綠、張懸就不用說了,你看1976、Tizzy Bac、熊寶貝、旺福
、圖騰…他們都是不停在表演,不停在吸引新的樂迷。台灣的音樂展演空間愈來愈大、演
出的水準愈來愈高,「現場演出」變成許多年輕人生命的一部分,這是十年前不可想像的



我覺得,現在是創作者最好的時代。只要你有才華,你可以用極低的成本讓更多人變成你
的粉絲。只要你的作品能讓人感動,哪天一則實況短片在YouTube上吸引了幾十萬人來看
,電視新聞很快就會來找你了。


鐵:這是個典範在轉移的時代。聽眾不一定要去唱片行,音樂人不一定要靠唱片公司發行
:去年英國大團Radiohead和美國天后瑪丹娜都揚棄原來的主流唱片公司,Radiohead更
讓樂迷免費下載專輯,震撼樂界。女歌手張懸第一張專輯賣這麼好,可是她的歌早就在網
路上傳遍,但喜歡她的人還是願意花錢買CD。回到我們前面的主題,這個發展或許更增
加音樂的社會批判空間,因為音樂的批判角色受唱片工業深深約制;一旦音樂人的自主角
色增加,他們也會更敢於說出自己心中的話。


【2008/06/30 聯合報】

===
http://0rz.tw/f24ky

側記》學運身影 映照搖滾靈魂

2008/06/30

【聯合報╱記者梁玉芳】

八○年代,那個騷動不安的台灣,每周的歐美流行音樂排行榜幾乎是那時年輕人企望趕上
世界的象徵出口。趕上了,生命就得了救贖。還是國中生的張鐵志拿到他第一捲西洋歌錄
音帶,在Bruce Springsteen沙啞的歌聲裡,他發現了搖滾樂的「態度」,那是種對現
實的不滿,對現狀的反省;而音樂,可以是有力量的。


幾乎是同一個時期,現在被許多年輕人視為樂評高手的馬世芳,正一頭栽入搖滾的殿堂。
他抄下每一位「披頭四」團員的名字,搭一小時的公車,到書店豪氣地請店員照著名單把
所有相關的英文書全搬出來,「我全買了」,用整個寒假從第一個字看到最後一個字。「
啊,那個既有閒又有精力的青春年代」,他感嘆。


馬世芳和張鐵志,是台灣愛搖滾樂且關注社會運動者不會忽略的兩個名字。他們的音樂書
寫,是樂界與台灣書壇上特別的文類,引介搖滾靈魂中關於理想的追尋,寫下西方音樂人
介入社會運動的故事,鼓舞著左派批判思考貧乏的台灣年輕世代。


從建中到台大,兩人幾乎相近的青春軌跡就與解嚴前後的動盪時期重疊。


張鐵志曾撰文自嘲,念建中時他曾自以為「如果台灣有高中生西方搖滾樂知識的『電視冠
軍』比賽,我一定可以過關斬將」,卻不幸看到建中校刊有學長寫了「披頭四」的分析,
才知道自己的程度是幼稚園。這位學長就是馬世芳。


母親陶曉清是西洋音樂的活字典,馬世芳說:「她從來沒有被我問倒過」。


大學時代,馬、張兩人各自在校刊與學運隊伍中關注台灣社會,音樂一直是他們生活中的
慰藉,在西方搖滾中,他們也接收了歌手對社會的批判,對另一種美好世界的想像。


張鐵志在自己的書中寫著:那是「背上刻著『搖滾不死』,胸前寫著『搖滾是一種生活態
度』」的時光,「說不清那是什麼態度,但可以確定那是一種抗拒主流體制的反叛姿勢。
」早慧的馬世芳早就知道文字會是他面對社會、行走江湖的武器。然而創辦「五四三音樂
站」、在網路上寫樂評,並成為獨立音樂的催生者,倒是始料未及。


訪談中,他微笑回憶:當年唱片界曾找他入行,「但我覺得,我娘已經在這一行,我幹嘛
還要做這個?我應該和唱片工業保持『禮貌的距離』。」如果當時答應了邀約,他大二那
年可能會為林青霞的「滄海一聲笑」唱片寫文案。


聆聽音樂、書寫音樂、引介音樂,如今已不只是私心的愛好,更是他賴以維生、發揮影響
的本領。他樂觀地看到網路為創作者、演唱者領航的彼岸樂土,他形容這是「創作者有史
以來最好的時代」。


說話飛快的張鐵志說自己曾夢想當個「在舞台上翻來滾去砸吉他踢音箱的搖滾巨星」,青
年時期則想像自己是個「蓄長髮留鬍渣背著吉他走唱街頭的抗議歌手」。結果,兩者皆不
是,卻在他攻讀政治學時,「音樂與反叛」是反覆響起的主旋律。對音樂的愛好,終與他
的研究合而為一。


【2008/06/30 聯合報】

===
影音》馬世芳.張鐵志談搖滾與政治

2008/06/30

http://0rz.tw/244j3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pistula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