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http://arts.nthu.edu.tw/programs_show.php?my_pro=5&&time=1&&fdsn=253
電影,是他們找回人性的方法
劉瑞華
我初次看荷索、溫德斯與法斯賓達的電影,是1979年電影圖書館(國家電影資料館的前身)成立之後的事。即使我已經自以為看過不少艱澀的「藝術」電影,我的電影胃口還是被這三位德國新銳導演的作品翻攪的難以形容。之後,很長時間以來,我難以解釋為何會對《生命的表徵》、《恐懼吞噬心靈》這些痛苦的電影念念不忘。去年當我完整的看完了溫德斯的《尋找小津安二郎》,我發現,我記憶中並不只有痛苦。
溫德斯與法斯賓達都出生在二次大戰結束的那一年,荷索比他們大兩歲。他們所成長的環境裡,文化的氣氛是令年輕人非常困惑的,一方面繼承著曾經發動侵略戰爭的罪惡,另一方面背負了戰敗被否定的羞辱。即使大戰之前,德國威瑪時期有著輝煌的藝術文化,以及在電影方面有許多表現主義的傑作,經過戰爭的摧殘,都顯得虛弱與可疑。在這樣的陰影之下,他們並沒有自詡清醒、或者呼喊正義,而是用他們獨特的影像方法,承擔痛苦、找回人性。
荷索不停建構令人驚奇的故事,從挑戰中呈現難以想像卻可以理解的人性。為了讓電影中的人物故事讓人相信,荷索堅持使用實景、拒絕特效。他曾經錄下拍攝時的對話,證明《天譴》中主角近似瘋狂的反應,其實就是當時真實的狀態。相反地,法斯賓達則是從小人物的身上,看到簡單卻不凡的特質,電影在他混亂而短暫的生命中,表現了他最清醒的時刻。《恐懼吞噬心靈》裡平凡人物最基本的人性需要卻必須展現極大的勇氣,影片結束時的感覺可能讓你畢生難忘。
一直在流浪的溫德斯,在電影中經常把主角送上失去方向的旅途,去尋找自我。《巴黎,德州》裡每一個人都是寂寞、迷失的,而在《慾望之翼》中連天使都要從迷失中找回自己。這三位導演的電影經常根據著引人入勝的故事,卻很少用劇情滿足觀眾想要獲得的悲喜情緒。從他們的電影中,我開始發現,一般電影裡可以預期的感動是比較廉價與虛假的,他們的電影中所創造出的共鳴則是真實的,原因可能是他們在電影中所呈現給觀眾的是他們自己。
如果不是溫德斯自己拍攝了《尋找小津安二郎》紀錄片,我大概不會想到德國這三位導演與小津有什麼關係。小津在戰後日本創作的多部家庭倫理影片,怎麼想都與德國新銳導演的電影不同。在小津的電影中,不管家中留下了什麼戰爭的傷痕,家人們都有堅定的感情迎向未來。顯然這樣堅強的家庭價值對溫德斯而言是遙不可及的,即使在上一輩的人身上也難得一見。戰後的德國導演只能羨慕追悼,繼續用電影找回他們渴望的人性。
法斯賓達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
作品橫跨電影、電視與舞台,又寫影評寫自傳。作品不拘形式,題材無視情慾禁忌,大膽揭開人生卑微的一面及無國界性別之愛情觀。自1965年起至1982年去世為止,共完成43部作品,如《瑪麗‧布朗的婚姻》獲1979柏林影展銀熊獎,《過氣女伶》獲1982年柏林影展金熊獎。
荷索 Werner Herzog
共編導超過40部電影,出版十餘本散文,導演十多齣歌劇。影片大多在遠離現代文明的偏僻地區拍攝,主角大多是孤獨的狂人,以強烈美學風格處理人物的偏執與瘋狂,強調人力與天意的對抗,有如預言\寓言。他的電影表達出對弱勢族群和邊緣人物的悲憫,也嚴厲批判現代文明機制與大眾文化,創作力十足且充滿挑戰性。
溫德斯 Wim Wenders
戰後的德國新浪潮當中,溫德斯是受到高度注目的新導演之一。1982年以《事物的狀態》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;1984年《巴黎.德州》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;1987年《慾望之翼》再次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。除了電影,溫德斯更涉入攝影、繪畫、音樂、寫作及出版等領域,自1986年至今,其攝影作品屢屢在世界各地巡迴展覽,是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攝影藝術家。
2008.5、6月播映場次:
5/03(六)《天譴》Aguirre: The Wrath of God (荷索 Herzog)
5/06(二)《恐懼吞噬心靈》Fear Eats the Soul (法斯賓達Fassbinder)
5/10(六)《賈斯伯荷西之謎》The Enigma of Kaspar Hauser (荷索 Herzog)
5/13(二)《史楚錫流浪記》Stroszek (荷索 Herzog)
5/17(六)《十三個月亮》In a Year of 13 Moons (法斯賓達 Fassbinder)
5/20(二)《吸血鬼》Nosferatu the Vampyre (荷索 Herzog)
5/24(六)《瑪麗布朗的婚姻》The Marriage of Maria Braun (法斯賓達 Fassbinder)
5/27(二)《莉莉瑪蓮》Lili Marleen (法斯賓達 Fassbinder)
5/31(六)《勞拉》Lola (法斯賓達 Fassbinder)
6/03(二)《事物的狀態》The State of Things (溫德斯 Wim Wenders)
6/07(六)《漢密特》Hammett (溫德斯 Wim Wenders)
6/10(二)《過氣女伶》Veronika Voss (法斯賓達R.W. Fassbinder)
6/14(六) 清大畢業典禮暫停乙次
6/17(二)《陸上行舟》Fitzcarraldo (韋納荷索Werner Herzog)
6/21(六)《巴黎,德州》Paris, Texas (溫德斯 Wim Wenders)
6/24(二)《慾望之翼》Wings of Desire (溫德斯 Wim Wenders)
6/28(六)《里斯本的故事》Lisbon Story (溫德斯 Wim Wenders)
清大夜貓子部落格:http://nightcats.blogspot.com/
播映時間:每星期二、星期六晚上8:30
播映地點:清華大學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‧自由入場
共同主辦:清華大學藝術中心、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
停車資訊:請於校門口告知節目名稱,以公益活動單次入校二十元計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文中提到了威瑪文化,幫大家補充一下時代背景。
1917年,由威廉二世領導的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失利,
當時美國總統威爾遜願意停戰,但有一個前提,
必須和民主政府和談,因此人民很臨時地成立民主政府,
在1918年11月11日簽下停戰協定,而在隔年1月18日,
在世仇法國的主導下,德國威瑪政府被迫簽下屈辱的凡爾賽條約,
陷入無止盡的泥沼中。而特定選在這天是法國為了要報1871年1月18日,
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登基的仇。
習慣於強權統治的人民,睡個午覺起來後,突然變成民主時代制度,
民主時代來得太快,人民非常地不習慣,也不會懂得去珍惜,
加上威瑪政府簽下屈辱的凡爾賽條約,更讓人民質疑這個政府的能力。
所以後面希特勒上台,人民夾道歡迎,
因為他們要的就是像俾斯麥那樣有能力的總理來領導,這是一種對於傳統的懷念。
威瑪政府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宣告結束,另有一說法是直到1934年興登堡總統過世為止。
在文化藝術方面,19世紀末的歐洲開始強調個人主義,”這是我眼中的美”,
這樣的觀點非常受到前衛藝術家的歡迎。到了威瑪時代更是極其誇張,
藝術家們大膽地表現心中的想法,相較於過去追求的真善美以及神聖,
在創作上有很大的突破,被稱為是德國的黃金20年代。
然而開放的文化風氣,諸如一些模特兒的穿著清涼暴露,
讓習慣於傳統保守風氣的人民很難適應,柏林這樣的大城市雖然可以接受,
但其他較為傳統的地區則沒有辦法接受這麼大的改變,因而出現”紅色柏林”之稱。
現今聞名全球的包浩斯也是威瑪文化下的產物,不過在當代,一般大眾完全沒有辦法接受。
電影,是他們找回人性的方法
劉瑞華
我初次看荷索、溫德斯與法斯賓達的電影,是1979年電影圖書館(國家電影資料館的前身)成立之後的事。即使我已經自以為看過不少艱澀的「藝術」電影,我的電影胃口還是被這三位德國新銳導演的作品翻攪的難以形容。之後,很長時間以來,我難以解釋為何會對《生命的表徵》、《恐懼吞噬心靈》這些痛苦的電影念念不忘。去年當我完整的看完了溫德斯的《尋找小津安二郎》,我發現,我記憶中並不只有痛苦。
溫德斯與法斯賓達都出生在二次大戰結束的那一年,荷索比他們大兩歲。他們所成長的環境裡,文化的氣氛是令年輕人非常困惑的,一方面繼承著曾經發動侵略戰爭的罪惡,另一方面背負了戰敗被否定的羞辱。即使大戰之前,德國威瑪時期有著輝煌的藝術文化,以及在電影方面有許多表現主義的傑作,經過戰爭的摧殘,都顯得虛弱與可疑。在這樣的陰影之下,他們並沒有自詡清醒、或者呼喊正義,而是用他們獨特的影像方法,承擔痛苦、找回人性。
荷索不停建構令人驚奇的故事,從挑戰中呈現難以想像卻可以理解的人性。為了讓電影中的人物故事讓人相信,荷索堅持使用實景、拒絕特效。他曾經錄下拍攝時的對話,證明《天譴》中主角近似瘋狂的反應,其實就是當時真實的狀態。相反地,法斯賓達則是從小人物的身上,看到簡單卻不凡的特質,電影在他混亂而短暫的生命中,表現了他最清醒的時刻。《恐懼吞噬心靈》裡平凡人物最基本的人性需要卻必須展現極大的勇氣,影片結束時的感覺可能讓你畢生難忘。
一直在流浪的溫德斯,在電影中經常把主角送上失去方向的旅途,去尋找自我。《巴黎,德州》裡每一個人都是寂寞、迷失的,而在《慾望之翼》中連天使都要從迷失中找回自己。這三位導演的電影經常根據著引人入勝的故事,卻很少用劇情滿足觀眾想要獲得的悲喜情緒。從他們的電影中,我開始發現,一般電影裡可以預期的感動是比較廉價與虛假的,他們的電影中所創造出的共鳴則是真實的,原因可能是他們在電影中所呈現給觀眾的是他們自己。
如果不是溫德斯自己拍攝了《尋找小津安二郎》紀錄片,我大概不會想到德國這三位導演與小津有什麼關係。小津在戰後日本創作的多部家庭倫理影片,怎麼想都與德國新銳導演的電影不同。在小津的電影中,不管家中留下了什麼戰爭的傷痕,家人們都有堅定的感情迎向未來。顯然這樣堅強的家庭價值對溫德斯而言是遙不可及的,即使在上一輩的人身上也難得一見。戰後的德國導演只能羨慕追悼,繼續用電影找回他們渴望的人性。
法斯賓達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
作品橫跨電影、電視與舞台,又寫影評寫自傳。作品不拘形式,題材無視情慾禁忌,大膽揭開人生卑微的一面及無國界性別之愛情觀。自1965年起至1982年去世為止,共完成43部作品,如《瑪麗‧布朗的婚姻》獲1979柏林影展銀熊獎,《過氣女伶》獲1982年柏林影展金熊獎。
荷索 Werner Herzog
共編導超過40部電影,出版十餘本散文,導演十多齣歌劇。影片大多在遠離現代文明的偏僻地區拍攝,主角大多是孤獨的狂人,以強烈美學風格處理人物的偏執與瘋狂,強調人力與天意的對抗,有如預言\寓言。他的電影表達出對弱勢族群和邊緣人物的悲憫,也嚴厲批判現代文明機制與大眾文化,創作力十足且充滿挑戰性。
溫德斯 Wim Wenders
戰後的德國新浪潮當中,溫德斯是受到高度注目的新導演之一。1982年以《事物的狀態》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;1984年《巴黎.德州》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;1987年《慾望之翼》再次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。除了電影,溫德斯更涉入攝影、繪畫、音樂、寫作及出版等領域,自1986年至今,其攝影作品屢屢在世界各地巡迴展覽,是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攝影藝術家。
2008.5、6月播映場次:
5/03(六)《天譴》Aguirre: The Wrath of God (荷索 Herzog)
5/06(二)《恐懼吞噬心靈》Fear Eats the Soul (法斯賓達Fassbinder)
5/10(六)《賈斯伯荷西之謎》The Enigma of Kaspar Hauser (荷索 Herzog)
5/13(二)《史楚錫流浪記》Stroszek (荷索 Herzog)
5/17(六)《十三個月亮》In a Year of 13 Moons (法斯賓達 Fassbinder)
5/20(二)《吸血鬼》Nosferatu the Vampyre (荷索 Herzog)
5/24(六)《瑪麗布朗的婚姻》The Marriage of Maria Braun (法斯賓達 Fassbinder)
5/27(二)《莉莉瑪蓮》Lili Marleen (法斯賓達 Fassbinder)
5/31(六)《勞拉》Lola (法斯賓達 Fassbinder)
6/03(二)《事物的狀態》The State of Things (溫德斯 Wim Wenders)
6/07(六)《漢密特》Hammett (溫德斯 Wim Wenders)
6/10(二)《過氣女伶》Veronika Voss (法斯賓達R.W. Fassbinder)
6/14(六) 清大畢業典禮暫停乙次
6/17(二)《陸上行舟》Fitzcarraldo (韋納荷索Werner Herzog)
6/21(六)《巴黎,德州》Paris, Texas (溫德斯 Wim Wenders)
6/24(二)《慾望之翼》Wings of Desire (溫德斯 Wim Wenders)
6/28(六)《里斯本的故事》Lisbon Story (溫德斯 Wim Wenders)
清大夜貓子部落格:http://nightcats.blogspot.com/
播映時間:每星期二、星期六晚上8:30
播映地點:清華大學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‧自由入場
共同主辦:清華大學藝術中心、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
停車資訊:請於校門口告知節目名稱,以公益活動單次入校二十元計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文中提到了威瑪文化,幫大家補充一下時代背景。
1917年,由威廉二世領導的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失利,
當時美國總統威爾遜願意停戰,但有一個前提,
必須和民主政府和談,因此人民很臨時地成立民主政府,
在1918年11月11日簽下停戰協定,而在隔年1月18日,
在世仇法國的主導下,德國威瑪政府被迫簽下屈辱的凡爾賽條約,
陷入無止盡的泥沼中。而特定選在這天是法國為了要報1871年1月18日,
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登基的仇。
習慣於強權統治的人民,睡個午覺起來後,突然變成民主時代制度,
民主時代來得太快,人民非常地不習慣,也不會懂得去珍惜,
加上威瑪政府簽下屈辱的凡爾賽條約,更讓人民質疑這個政府的能力。
所以後面希特勒上台,人民夾道歡迎,
因為他們要的就是像俾斯麥那樣有能力的總理來領導,這是一種對於傳統的懷念。
威瑪政府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宣告結束,另有一說法是直到1934年興登堡總統過世為止。
在文化藝術方面,19世紀末的歐洲開始強調個人主義,”這是我眼中的美”,
這樣的觀點非常受到前衛藝術家的歡迎。到了威瑪時代更是極其誇張,
藝術家們大膽地表現心中的想法,相較於過去追求的真善美以及神聖,
在創作上有很大的突破,被稱為是德國的黃金20年代。
然而開放的文化風氣,諸如一些模特兒的穿著清涼暴露,
讓習慣於傳統保守風氣的人民很難適應,柏林這樣的大城市雖然可以接受,
但其他較為傳統的地區則沒有辦法接受這麼大的改變,因而出現”紅色柏林”之稱。
現今聞名全球的包浩斯也是威瑪文化下的產物,不過在當代,一般大眾完全沒有辦法接受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